居士行为准则
寺院是修行道场,聚众之地,为规范化管理寺院,营造和合道场,对居士在寺院的日常行为作出规范,望众居士严格遵守。
一、总则
1、慧缘寺弘法利生不分宗派法门,以“反观自心,以心作佛。”为要点。以三法印为法尺,破除迷信,树立正信。强调修行要融入生活,发菩提心,惠施他人。
2、人性、慈悲、智慧,是慧缘寺的日常行为准则,以良好的人格为基础,知恩报恩。
3、行住坐卧、言谈举止、服饰仪容,皆有威仪,能威仪具足,便是修行。
二、不准住规约
1、破根本重戒或毁辱三宝,拔无因果,或亵渎佛像法物者。
2、违反国家禁令,触犯行章者。
3、拨弄是非、离间扰群乱众者。
4、破口大骂、举手相打、不服劝导者。
5、结交恶友、不甘淡泊、攀缘好事、不受教诲者。
6、屡犯规约,不服纠察、执事、护法纠正者。
7、不洁身自爱,习近男众或女众,屡教不改者。
8、不孝父母、不敬师长者。
9、以任何形式,向信众化缘者。
三、日常规约
(一)、行:
1、行进时保持仪态端庄,步履从容,有急事应酬或会客,争取时间,如大步幅,尽量勿致匆忙急迫,以免与人相撞,有失威仪,外出或担东西时应服装整洁,仪态庄重。
2、行进时遇到师长、长者一律合掌为礼,并应让先以示尊敬,与师长等同行,不可并肩举步,应后半步,在右方跟进。
3、赴约、开会应准时或早数分钟到,不可让人久侯。
4、上下楼梯时,位尊、年长或资深者先行。
5、不许边走边吃东西,不许行进时攀肩搭背,高声嬉笑,跳跃奔跑,有失威仪。
6、不得摇折花木,践踏草地。
(二)、住
1、物有定位,用后仍归原处。
2、衣服整洁、仪容端庄。
3、窗明几净,殿堂居处,过道走廊,乃至厨房、厕所,一切生活场所,常维持清洁。
4、处处为大众着想,时时以尽份为先。
5、待人以诚,态度亲切,言语简洁,合情合理。
6、遵守公共秩序,防止危险。
7、早晚见师长,应道安问好。
8、欲进入师长室,如应召应先叩门,侯允准后轻轻推门入内,行礼后,答复询问,事毕,行礼后退出,轻声将门带上。
9、师长在室内,有事请教,不可贸然叩门,应先向有关人员询问有暇否?并说明事实大要,经同意后,始可叩门。
10、远方长老、耄宿来道场,个别相遇仅以合掌为礼,听经集合大众时,始顶礼参拜,迎送如仪。
11、男众有事告女众,不可单独前往女众寝室相扰,亦不可直叩其门(唯师长巡查,不在此限),当告知其他女众执事代传达,女众有事告男众亦然。
12、男、女不得互入寮房论事。
13、爱护公物,小心使用,妥慎维护,若有损坏,照价赔偿。
14、有人供养,诚心礼谢,并为施主祝福。
15、随手关门、熄灯。
16、不得在室内、窗外、水面乃至一切公共场所随意丢弃果皮纸屑杂物和随地吐痰。
17、在家同修头发一律梳理整齐,出家同修每周六剃头,不得提早或延迟。
18、不得有衣履不整、边走边穿衣服的不良习惯。
19、男女众同修,除公事往来,严禁在一起言谈聊天。
20、办公室、斋堂等一切工作场所,除打扫、公事外不得随便进入。
21、如自己遗失物品,或拣到他人物品,均应报告道场不得自行处理。
22、同修间如有不协调处,可请师长请示解决,不得隐藏胸中、扰乱情绪,并影响团体和合气氛。
(三)、坐
1、正身端坐,双脚踏地,神态镇定安闲,泰然自若。
2、坐时不得翘腿摆脚、抱膊,立时不可依墙靠壁。
3、客堂、斋堂、讲堂、念佛堂,若已固定坐位,不可占坐他人位置。
4、聆听师长训诲,应正身,两膝竖直,手按膝盖,双目平视,凝神恭听。
5、男女众不杂坐,坐时应保持适当距离。
6、一人不可占两人座,亦不宜两人共坐一座。
7、坐具(凳、椅)损坏,不得私自调换他人物品,应立即向办公室或相关人员报告,以便修理,并调换日常用品或新品。故意损坏者,依规处罚,并需负责修复。
(四)、卧
1、应吉祥卧。
2、佛堂不得躺卧,倘养息后在佛堂用功,身体疲乏时,允许暂时小息。
3、不得以被蒙头而睡。
4、不得裸体而睡。
5、若有腋臭或打鼾影响他人睡觉,应觅医治疗,并自我检点。
6、卧具应经常洗晒,卧室长保清洁。
7、因假外出,非必要不住旅馆。平时严禁在道场外过宿。
8、息养时间内卧,不非时卧。
(五)言谈
1、言为心声,以达为上,一要简洁,干净利落;二要诚恳,亲切和雅;三要合理,如理如法。
2、承命传语,不可错乱其意,应先复诵或纪录要点,然后如实转告。
3、与人交往,多用“请”字,多用“敬”称,多说谦谢语,如“谢谢”、“对不起”等。
4、说诚实语,说柔软话、说和合语。不说鄙俗话,轻薄语,亵渎放荡话。
5、言而有信,不轻许,重诺言,诺则必行。
6、不论他人过恶,不扬他人隐私。
7、不做无益之谈,不发怪异之论。
8、作疑问难,当仁不让;是非口舌,缄口不谈。
9、谈论时不手舞足蹈,口沫横飞,也不可音声太高,影响他人。
10、他人谈论时不可中途插嘴,打断他人话头。
(六)服装仪容
1、服装以朴素为上,不求华贵;清洁为先,力戒邋遢。
2、衣服发现破坏时,应及时修补,以重威仪。
3、不可一面走路一面着装。
4、听经或自修时,不得四处任意脱下鞋袜。
5、听经诵经时,需穿着海青
四、生活规约
1、服装整洁、仪态安详。
2、生活简朴,不尚浮华。
3、守份守法,自律自强。
4、谦以接众,和以待人。
5、言语简洁诚恳,无事不扰乱大众。
6、食不言,寝不语,平时不戏论。
7、勤公务,乐助人。
8、上殿、用斋、念佛、开会、应约,应准时到达,不可让他人久等。
9、长存感恩之心,时时为大众着想。
一、总则
1、慧缘寺弘法利生不分宗派法门,以“反观自心,以心作佛。”为要点。以三法印为法尺,破除迷信,树立正信。强调修行要融入生活,发菩提心,惠施他人。
2、人性、慈悲、智慧,是慧缘寺的日常行为准则,以良好的人格为基础,知恩报恩。
3、行住坐卧、言谈举止、服饰仪容,皆有威仪,能威仪具足,便是修行。
二、不准住规约
1、破根本重戒或毁辱三宝,拔无因果,或亵渎佛像法物者。
2、违反国家禁令,触犯行章者。
3、拨弄是非、离间扰群乱众者。
4、破口大骂、举手相打、不服劝导者。
5、结交恶友、不甘淡泊、攀缘好事、不受教诲者。
6、屡犯规约,不服纠察、执事、护法纠正者。
7、不洁身自爱,习近男众或女众,屡教不改者。
8、不孝父母、不敬师长者。
9、以任何形式,向信众化缘者。
三、日常规约
(一)、行:
1、行进时保持仪态端庄,步履从容,有急事应酬或会客,争取时间,如大步幅,尽量勿致匆忙急迫,以免与人相撞,有失威仪,外出或担东西时应服装整洁,仪态庄重。
2、行进时遇到师长、长者一律合掌为礼,并应让先以示尊敬,与师长等同行,不可并肩举步,应后半步,在右方跟进。
3、赴约、开会应准时或早数分钟到,不可让人久侯。
4、上下楼梯时,位尊、年长或资深者先行。
5、不许边走边吃东西,不许行进时攀肩搭背,高声嬉笑,跳跃奔跑,有失威仪。
6、不得摇折花木,践踏草地。
(二)、住
1、物有定位,用后仍归原处。
2、衣服整洁、仪容端庄。
3、窗明几净,殿堂居处,过道走廊,乃至厨房、厕所,一切生活场所,常维持清洁。
4、处处为大众着想,时时以尽份为先。
5、待人以诚,态度亲切,言语简洁,合情合理。
6、遵守公共秩序,防止危险。
7、早晚见师长,应道安问好。
8、欲进入师长室,如应召应先叩门,侯允准后轻轻推门入内,行礼后,答复询问,事毕,行礼后退出,轻声将门带上。
9、师长在室内,有事请教,不可贸然叩门,应先向有关人员询问有暇否?并说明事实大要,经同意后,始可叩门。
10、远方长老、耄宿来道场,个别相遇仅以合掌为礼,听经集合大众时,始顶礼参拜,迎送如仪。
11、男众有事告女众,不可单独前往女众寝室相扰,亦不可直叩其门(唯师长巡查,不在此限),当告知其他女众执事代传达,女众有事告男众亦然。
12、男、女不得互入寮房论事。
13、爱护公物,小心使用,妥慎维护,若有损坏,照价赔偿。
14、有人供养,诚心礼谢,并为施主祝福。
15、随手关门、熄灯。
16、不得在室内、窗外、水面乃至一切公共场所随意丢弃果皮纸屑杂物和随地吐痰。
17、在家同修头发一律梳理整齐,出家同修每周六剃头,不得提早或延迟。
18、不得有衣履不整、边走边穿衣服的不良习惯。
19、男女众同修,除公事往来,严禁在一起言谈聊天。
20、办公室、斋堂等一切工作场所,除打扫、公事外不得随便进入。
21、如自己遗失物品,或拣到他人物品,均应报告道场不得自行处理。
22、同修间如有不协调处,可请师长请示解决,不得隐藏胸中、扰乱情绪,并影响团体和合气氛。
(三)、坐
1、正身端坐,双脚踏地,神态镇定安闲,泰然自若。
2、坐时不得翘腿摆脚、抱膊,立时不可依墙靠壁。
3、客堂、斋堂、讲堂、念佛堂,若已固定坐位,不可占坐他人位置。
4、聆听师长训诲,应正身,两膝竖直,手按膝盖,双目平视,凝神恭听。
5、男女众不杂坐,坐时应保持适当距离。
6、一人不可占两人座,亦不宜两人共坐一座。
7、坐具(凳、椅)损坏,不得私自调换他人物品,应立即向办公室或相关人员报告,以便修理,并调换日常用品或新品。故意损坏者,依规处罚,并需负责修复。
(四)、卧
1、应吉祥卧。
2、佛堂不得躺卧,倘养息后在佛堂用功,身体疲乏时,允许暂时小息。
3、不得以被蒙头而睡。
4、不得裸体而睡。
5、若有腋臭或打鼾影响他人睡觉,应觅医治疗,并自我检点。
6、卧具应经常洗晒,卧室长保清洁。
7、因假外出,非必要不住旅馆。平时严禁在道场外过宿。
8、息养时间内卧,不非时卧。
(五)言谈
1、言为心声,以达为上,一要简洁,干净利落;二要诚恳,亲切和雅;三要合理,如理如法。
2、承命传语,不可错乱其意,应先复诵或纪录要点,然后如实转告。
3、与人交往,多用“请”字,多用“敬”称,多说谦谢语,如“谢谢”、“对不起”等。
4、说诚实语,说柔软话、说和合语。不说鄙俗话,轻薄语,亵渎放荡话。
5、言而有信,不轻许,重诺言,诺则必行。
6、不论他人过恶,不扬他人隐私。
7、不做无益之谈,不发怪异之论。
8、作疑问难,当仁不让;是非口舌,缄口不谈。
9、谈论时不手舞足蹈,口沫横飞,也不可音声太高,影响他人。
10、他人谈论时不可中途插嘴,打断他人话头。
(六)服装仪容
1、服装以朴素为上,不求华贵;清洁为先,力戒邋遢。
2、衣服发现破坏时,应及时修补,以重威仪。
3、不可一面走路一面着装。
4、听经或自修时,不得四处任意脱下鞋袜。
5、听经诵经时,需穿着海青
四、生活规约
1、服装整洁、仪态安详。
2、生活简朴,不尚浮华。
3、守份守法,自律自强。
4、谦以接众,和以待人。
5、言语简洁诚恳,无事不扰乱大众。
6、食不言,寝不语,平时不戏论。
7、勤公务,乐助人。
8、上殿、用斋、念佛、开会、应约,应准时到达,不可让他人久等。
9、长存感恩之心,时时为大众着想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寺院管理制度